月子已經過半,手術的傷口除了不能腹部用力,還會偶爾隱隱作痛之外,已經沒有什么大礙。每日寶爸變著花樣燉湯、搭配飲食,伺候月子。用他的話說,就是不讓你這個月子留下任何遺憾。婆婆每日過來打掃衛生洗洗尿布接送筱瑄,我的任務就是吃,產奶,伺候小寶。其實想來帶孩子本身沒有什么技術含量,關鍵是一顆心時刻揪著,吃多了擔心吐奶,吃少了擔心是不是身體不舒服,睡多了想叫她醒醒,睡少了又擔心睡眠不夠。身體不累,心操碎了才覺得累。
話說一個孩子照書養,兩個孩子當豬養,說的沒錯。養育大寶的糾結與焦慮,在帶二寶的過程中,幾乎不存在。餓了就給她吃,困了她睡我也睡,醒著就醒著,白天不睡晚上她自然會補回來。所以我有點理解以前的人們為什么一家能養五個六個、甚至七個八個更多的孩子了,F在養孩子那么講究、繁瑣、累,很大一部分的事情是我們自己找出來做的,家家都一個娃,都擔負家庭厚望,吃要吃好,穿要穿好,玩要益智,學習要領先,興趣要全面......眾星拱月一般,家長陀螺似的圍著一個孩子轉啊轉,心都提著,自己累,旁人看著也累。我時常在外面看到一個孩子在游樂場里面玩,外面三四個家長候著,有拿衣服的,提水的,照相的......孩子玩好了,一堆大人圍上去,穿衣服的穿衣服,喂水的喂水,邊上再有兩個噓寒問暖的,皇帝出行一般。而且此景遍地都是。
二胎政策放開后,這樣的場面也許會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得到改觀。
很多擔憂在要二寶之前,我們都有過。比如家庭負擔會增加,比如孩子誰來帶,比如大寶的情緒是否會受影響,比如一胎剖二胎生產的風險,等等。
關于經濟負擔。正常養育一個孩子,需要的物質條件并不要多優越。錦衣玉食的標準我們達不上,溫飽舒適還是能做到的。經濟條件本應量力而行,有條件就多提供一些,萬不可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圍,穿什么名牌了,喝什么奶粉了,上什么早教了。很多都是父母在攀比,孩子知道什么?況且這些不是決定一個孩子人生的關鍵因素。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溫馨的氛圍,有父母的貼心陪伴,比用錢堆起來的外在更能影響孩子的性格。有時候看到父母疲于奔命讓孩子穿梭于各類收費高昂的輔導班,我除了替他們累之外,還心疼錢。琳瑯滿目的輔導班,有幾個是真正關心孩子成長的?短短的一個小時的課程上完之后,孩子的性格就改變了?氣質就重塑了?家長是花錢買心安,有這個精力不如多陪陪孩子。
關于孩子誰來帶。這真是個問題,有全職在家的不說,夫妻雙方都上班的,需要家里老人幫著看,如果老人身體不好或者年歲大了,就必須考慮請人來帶。不過所有的問題,從你下定決心要二寶的那一刻起,都不會是問題。我身邊有很多同事,老人去世或者年歲太大無法幫著看孩子,在要第一個孩子的時候,都感覺困難重重,千難萬苦,想方設法孩子也都四五歲了,上了幼兒園,大人就輕松些了;剡^頭看看,我的同事們感慨:也不過如此。要二寶的心思開始蠢蠢欲動。
關于大寶的失落感。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態度。在剛懷二寶的時候,有人跟我說,添二寶可不好了,大寶會很失落,而且會嫉妒二寶。又說新聞報道了,有的大寶受不了心理落差,趁父母不注意去傷害二寶,等等。我在以前的文章里面也說過這個問題,大寶之所以有這樣的做法,關鍵在于父母或身邊人的教育,如果一味地強調二寶就是來搶大寶關于父母親的愛,就是來搶大寶的玩具和關注,大寶肯定心里不平衡。為什么非要這樣強調兩個寶寶之間的對立情緒呢?我們為什么不能說,二寶的到來是給了大寶更加豐富的愛呢?由單調的被給予的父母子女之愛,變成更加立體生動的兄弟姐們互相依賴之愛,多好。我們常常跟筱瑄說的就是,瑄已經獨享六年父母的愛,來了一個更加弱小的妹妹,我們三個人,爸爸媽媽和哥哥,一起來疼愛妹妹。前幾天,我問瑄,你有沒有發現妹妹出世以后,爸爸媽媽還像以前那樣愛你?瑄回答:“不是!是比以前更愛了!”每日放學后,瑄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沖到房間看妹妹,親親妹妹的小手小臉,還主動學著抱妹妹。相較之以前,放學回來百無聊賴地看電視,現在的瑄更開心。
關于一胎剖二胎生產的風險。這個確實有。艷和苗在我生產當日守在現場,兩個美女也是無比渴望二胎,頭胎也都是剖宮產。但產后她們來看我,艷說,見那時候你那么痛苦,搞得自己都打退堂鼓了。在二胎政策沒有出來之前,很多媽媽都以為自己只會要一個寶寶,鑒于自己的要求或者客觀情況,現在的剖腹產率還是很高的。二胎政策出來后,符合條件的媽媽很想再有一個寶寶。第一次剖宮產的弊端就顯露出來了,備孕的時候著床位置很重要,懷孕后期子宮瘢痕的厚度很重要。有些富有勇氣的媽媽第一胎剖了,第二胎勇敢的順了。我很羨慕,但是奉勸各位媽媽,不要強求,孩子的狀況,母親自身的狀況都會影響到最終的分娩方式,一定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孩子的生命去冒險。
總之,二寶要還是不要,借用一句話,要了你一定不會后悔,不要你一定會后悔。
|